Industry news

出国留学真的比在国内读书好吗?

我是一名大二在美留学生。
高一开始美国留学生活,我想就以下几点请各位知友一起探讨,回答一下。
1. 美国高中确实比中国高中轻松,理科科目绝对没有中国高中难度强。闲暇时刻我们留学生之间也就是打游戏,这样的教育是在毁一个人吗?

2.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高考的难度与残酷。经历过高考,连这么多繁重的压力,工作量都能撑下来的中国本土学生,难道真的不比在国外只贴一层食用金箔的留学生厉害吗?

3. 或许美国教育更注重于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可这在实际工作中(假设回国工作)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一个外国名校毕业桀骜不驯的毕业生,还是一个中国大学毕业奉命执行任何事物的毕业生?

4. 美国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美国留学毕业生回国真的能适应的了中国公司里的奉承,马屁,套路和尔虞我诈吗?

说两个亲身例子:

1. 给一个老外当TA,老外布置的作业中很多简答题,所以不让我批改作业。他自己改作业,每一份都认真看,又圈又改写很多评语,连语法都改。给一个俺们中国人当TA,让我给学生批改作业。我比较认真的每页都写点评论和建议,俺们中国人说不用那么麻烦,所有问题都留到习题课一起讲就好了。这么多问答题挺难批改的,打分也不好打,把其中一半改成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吧。(上课的学生数量其实是差不多的)

2. 跟一个老外学习某软件,每次问他一个问题,他都会给我认真演示一遍,然后把步骤写个小贴纸给我。如果我问关于数据处理的问题,他就拉我到会议室找一块白板,从头到尾详细解释一遍怎么处理,为啥要这么做,要注意什么地方。非常耐心,从来不会有那种“这都不懂生无可恋”的表情。如果我弄错了,或者理解有误,他总是说,你不明白的地方就要问我。你们中国人的学习习惯跟西方不一样,总是拿个题目默默的做,没听明白也不说。然后,我那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问他八遍,他很满意。而且,我问他问题时,感觉就是在平等的交流,很二很愣的问题他都会认真对待。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老外们认为教育资源就应该是饱和的过量的,才能教出真正对知识有理解有思考能堪大用的人。

当然你也可以说老外智商低,所以都要手把手的教才行。。。 但是我从来没听谁,包括很多学霸天才在内,说过细致认真的教学是不好的。

鉴于题主要求,我来答一下。开门见山,题主你对美国教育和美国社会规则真的理解太浅薄了。先谢谢各位支持以及 @刘小木 的点名表扬。客观理性的看官还是知乎主流。我对美国留学圈还是颇有发言权的。接下来让我逐一分析原题观点:

1. “美国高中确实比中国高中轻松,理科科目绝对没有中国高中难度强。闲暇时刻我们留学生之间也就是打游戏,这样的教育是在毁一个人吗?”

环境很重要,我在美国顶尖高中教过一年书,我学生美国顶尖私立高中背景的学生也比比皆是。我没有听说谁天天打游戏的。他们担心的是如何进入个好大学。圈子很重要。你在打游戏,不意味着其他优秀的留学生也在打游戏。那些最终以美国高中背景最终进入美国名校的留学生有多少个是闲暇时间都在打游戏的?这比例奇低无比。


美国高中轻松是因为你的高中不行或者圈子不行。在我任教的高中,学生7点到3点上课,下课进行体育或者课外活动。5点多回家。然后作业要做到8-9点。剩下时间准备SAT, AP, SAT II。哪有什么时间打游戏?时间是你自己的,做什么随便。但求你不要再以偏概全,抹黑那些在Phillip Exeter, Deerfield, Milton等顶尖私立高中和其他高中每天努力并且累死累活的留学生群体了。

2.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高考的难度与残酷。经历过高考,连这么多繁重的压力,工作量都能撑下来的中国本土学生,难道真的不比在国外只贴一层食用金箔的留学生厉害吗?”

中国高考撑下来也许磨练了毅力,也许成为了考试机器。美国至少考验你全方位的能力。文凭含金量我想不必多说。一个美国顶级学校文凭至少不会比那些国内名校差。大趋势现在是有条件的好学生往外跑。谁厉害不是靠嘴说的。

3. “或许美国教育更注重于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可这在实际工作中(假设回国工作)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一个外国名校毕业桀骜不驯的毕业生,还是一个中国大学毕业奉命执行任何事物的毕业生?”

不好意思,我只能告诉你。对于顶尖公司来说,你外国名校,桀骜不驯不会被录用。中国大学(我默认你说的是普通大学)毕业,奉命行事也不会被录用。现在学历和个人性格同样重要。大公司不需要找一个有缺陷的申请者。所以,现在你想在职场上做人上人,必须做个竞争力很强的人:名校毕业,也不能太桀骜不驯。(靠关系的不算)

4. “美国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美国留学毕业生回国真的能适应的了中国公司里的奉承,马屁,套路和尔虞我诈吗?”

人际关系简单是因为你还没有资格接触到复杂的人际圈。我在国际知名投行工作过,知道同行之间各种常春藤毕业的美国人勾心斗角。圈子里在美国华尔街、硅谷工作的也表示人际关系复杂得难以想象。尤其华尔街的投行中,办公室政治(politics)几乎可以达到“金枝欲孽”级别,毫不夸张。你一不小心得罪了谁,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算在一个顶级商学院或者私立大学,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网也极其复杂。记住,只要有利益矛盾或者竞争的地方,就会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有时候,你觉得你没有得罪谁,但是别人看你不爽,也许就会给你使绊子。你以为美国人都是傻大个?聪明的美国人完全不比中国人差。只是你还没接触到而已。

美国一个大公司你不拍马屁,不奉承,你可能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当然,那种小公司或者低端公司也许确实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本来也不拿多少钱)

真心谢谢那么多喜欢我答案的的人。我也真心感谢题主承认我的资历和圈子。我其实从来没觉得我自己多厉害,个人选择而已。你在打游戏的时候,我选择了努力。各自活得问心无愧就行。那么多留学生选择的生活方式也都不一样。我完全尊重题主的生活和认知选择。


总而言之,美国的水比你想象得深。美国也有每天都在努力着的留学生。美国顶尖教育各方面绝对不会比中国的差。酸葡萄心理或者散播错误信息都是不可取的。不想这么好的回答没人看到,故删除了很多无关内容。

很久没在知乎回答问题了,但经常收到一些朋友发来的私信,有问留学的、有问运营的、甚至还有问怎么养仓鼠的…对于能够回答的问题我基本都回复了,但我真的不喜欢别人上来就问我“好不好”,因为好或者不好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是一个老朋友点名要求我来回答的,我却有点苦手。相比于在国内读书,出国留学到底好不好?Hard to tell. 如果,假设说小明同学,对他的人生没有规划,或者说在挑选专业时的原则只是“我爸妈让我学这个”、“学这个听起来很好找工作”、“我的哥哥/姐姐是学这个的”、“我的留学顾问建议我选这个”的话,我会劝小明同学乖乖留在国内的好,因为留学生活并不适合他。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留学?我认为留学的大前提是你要有一个梦想,或者说一种要掌控自己未来的野心。以前学雅思的时候,老师说ambition(n. 野心、志向)很好记,就是“俺必胜”。


出国很苦,比在国内苦的多;因为你会面对孤独、压力,还会面对家人的期待、担心、焦虑。我见过太多同学迷失在了这个过程中,留学四年甚至六年碌碌无为,草长莺飞,带这一张文凭but nothing回到国内,逢人便抱怨后悔出国。然而,对于对自己的未来有着野心的同学,这些挑战会成为最好的历练、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关注这个问题的同学,大概都是处于留学or不留学的尴尬中;所以来说一些我自己的故事,顺便给你们打上一剂预防针,供你们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留学。


我在美国待了约有六年,读出了本科和硕士。前后花费150万,在茫茫留学生中不算多,对于一般工薪家庭来说也不算少。出国前我最大的焦虑是我多久才能把这笔钱赚回来,现在回来也快两年了,答案是不吃不喝的话要3-4年(没达到知乎的人均年薪100万真是羞愧了)。最近比较焦虑的是什么时候能把北京买房的首付搞定。不太谦虚的说,在研究生毕业前我就接到了一家不错的公司的不错的offer,果断回国后发现公司内部有着不错的机会,连带着也有着不错的工资涨幅。不过,你们不能只看到贼吃肉,还要看到贼挨打。


毕竟留学是一项花(大)钱买(大)罪受的事情


留学前的考T考雅思考G是很难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托、考雅思、考Sat、考G是不可避免的门槛。如果你只想要一张外国大学的文凭,那这些考试容易的很,托福60分,美国大学就能上。但如果你是充满野心的,有着目标的,考T考雅思考G真的很难。雅思6.5分想考7分、7分想冲7.5分、7.5分想拼8的信念你真的明白吗?


高中时的我英语基础不好,坦白的说我第一次考雅思只有5分,裸考的。分数出来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真是天真的可以。因为身在三线城市,08年的时候教育资源很匮乏,来北京上某东方、某航道这些当年热门的学校没有条件,所以只能报了沪江网校的一个小班在线雅思私教课程。一个班一名老师六个学生,每天在线教学、做习题。一个好的老师不一定能把每一个学生教到完美,但是一个差劲的老师绝对教不出好的学生。很幸运,虽然至今为止我没在现实里见过在沪江网校时候教过我的老师,但他真的是为我开启了留学之路。


当时我的口语和听力还凑合,但词汇量和语法可以说是差到了一定境界,不夸张的说,老师问Greenland是哪里,我愣了一会儿说青岛? 谁都知道这种时候学生欠的不是揍,而是词汇量差。上了半个月后,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跟我说:你还是好好背单词吧。我记得当时特别艰苦,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儿是看单词,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儿还他妈是看单词。真的每天跟单词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十二小时。不是我想背单词,孙子才爱背,我对留学的渴望支撑着我,只能背单词。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多,一本单词书翻得稀烂,甚至某个单词在某一页的某个位置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当这一个半月结束的时候,我有了大概六千的词汇量,阅读和写作比之前得心应手多了。


然后是语法,直白的感觉就是一篇文章80%的单词都认识但还是看不懂。有那么两三天时间我甚至认为我的单词白背了。我那素未谋面的沪江老师针对我的情况,让我学到了很多怎么去断句怎么去分析句子的重要部分。鉴于这个回答不是来说怎么考托的,所以不再展开。总之,在长达半年的学习后,终于实现了雅思从5分到7.5分的飞跃。现在回想一下那段时间,真是鬼才知道怎么熬下来的。


留学时克服孤独的过程也是很难的,留学路注定孤独,很多同学在踏上飞往异国的飞机时就开始后悔了。因为即将面对的将是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在国外,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独立。在遇到问题时,会想有个人在身边帮你,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你才知道,只能靠自己。


我本科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华人十分稀少的学校,全校三万多名学生,中国学生拢共100来人。在短时间的兴奋期之后,孤独寂寞便成了常态,我学会一个人做饭,一个人购物,一个人照顾自己。一个人扛着床垫从沃尔玛走两公里回家、硬着头皮参加美国人的无聊Party、与教授为了一个作业是A还是B在邮件里唇枪舌剑都成了基本操作。


那时候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很繁华,就你那里特别冷清。你看着朋友圈里这个在聚会,那个在旅游,只有你一个人待在公寓里看天花板,冰箱里连吃的都没有。我当时觉得我和这个社会的联系很小。国内的朋友没有共同语言,国外的人基本不熟不认识。


一件事,我做不做,都没人管我。我完全可以熬夜熬到2、3点,反正没人知道。不去学校的时候,我感觉我是一个世界之外的人。这世界有我没我,都没有任何分别。于是我疯狂填充自己的生活,一个学期选了6门口,同时在两家公司实习,在校内还干着一份part-time job。真的是满足了自己,丰富了简历。


就算熬过这种种一切后,毕业时面临留下还是回国的选择时也是很难的。先不说找工作的艰辛、等h1b抽签结果时的煎熬,哪怕这些都能搞定,你终将面临最关键的问题:父母。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现在父母只有5、60岁还算健康,那再过10年呢?美国不是福利国家,即使移民了,也基本享受不到美国福利。
即使把父母接到美国,他们真的能够适应一个语言不通、交通不便、没有任何朋友的新环境吗?就跟你养的宠物狗一样,每天在家闷着,等着你回家,变成了无偿保姆。


第二,美国毕竟是一个白人为主的英语国家,99%的华人都有着自己的职业天花板。想要突破这层天花板,你需要付出10倍的努力。因为美国这个绿卡制度限制,你在国内可能两三年就跳槽已经升职了,在美国你却因为没有办法跳槽,蹉跎了最好的年华。我见过很多老一辈华人,是第一代移民,技术型人才,四十来岁。他们物质生活无忧,儿女也上了好的大学,可以说是生活稳定,但是我在他们眼里能感觉到一丝失落和无奈。我不觉得他们这样有什么错误,但我害怕我今后10年20年30年也就这样了。这是很恐怖的一种感觉,就仿佛这辈子已经被锁定在了的铺好的道路上。


不过话说回来,留学多年后贸然回国也是风险巨大。一旦海龟变海带,承受的压力非常之大。父母可能会觉得花了多年的积蓄让你出去读书,结果回来工作都找不到而埋怨你;即便躲过了父母的责难,你也可能已经成了亲戚的反面教材,说某某出国读了书回来竟然工作都找不到之类。这种思想固然狭隘,但中国大环境就是这样,很多愚夫愚妇依然觉得只要出国读了书,回来就能飞黄腾达大展宏图。


即便你顺利就业,如果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作,依然可能经受舆论的迫害。中国的传统社会习惯性的要把人分出一个阶级来,士农工商,你在哪一层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一旦没有进入大家对你预期所在的阶层,你就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这种潜在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


你可能会想“我是北美topxx的学生,我会回国找不到工作?” 而现实是残酷的,好公司的好职位真的是有无数优秀的竞争者,他们不是挂着清北复交的名头就是一水top10。你的简历上可能挂着三两个在美国辛苦搞定的实习,你的竞争者却都是世界五百强的优秀实习生。应届生的就业市场,就是这么激烈。


这么通篇看来,好像出国留学是吃尽了苦头但却一无所获;但你还记得我前面写的吗?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考过了T/G证明了你的智力与学习能力;没有在孤独中迷失证明了你的高度自律;勇于面对国内激烈的就业市场证明了你的自信与信心。一个高度自律、对自己的人生充满野心、不断向上、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的人也正是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


留学不会让一滩烂泥牢牢地糊在墙上,但是会让真正的金子更加闪亮。

这得分人吧。。。每个人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家境资源不同,对未来的规划也不同,出国留学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吧。。。


不过我自己和老弟的经历比较有意思,所以随便分享一下(只是个人情况,只针对科研领域,没有普适性!


我老弟,国内本科top2,生物系,本研是生化方向,未来希望在科研领域发展。

我,美国本科top20(国际排名算是和清北差不多吧),生物系,生化方向,目前在科研领域工作。

总而言之我们两个算是个变量控制得很好的对比实验吧(笑),所以在这里对比一下:


在本科教育方面,国内(我弟的学校)上课时间更多,必修课涉猎领域更广泛,美国(我的学校)专业针对性更强。

专业以外的课程,我老弟上了马列毛概,体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而我只有两门英语写作课和两门广度课(我还选了生物方面的)。

专业以内的课程,虽然我和老弟都是生化方向的,老弟还上了植物/动物形态解剖,系统分类,生态学等宏观生物领域的内容,而我除了两门生物导论课对宏观生物有所涉及以外,大部分都是围绕生化这个领域的,而且对化学的要求格外高(每个学期必上,从无机到物化都覆盖)。

至于课程内容和课程强度,这个很难比较,只是知道老弟生化课用的课本之一也是我们的课本,课上讲的内容范围也差不多。不过我感觉国内教出来的基础方面还是扎实一些,我老弟生化全班前五,我生化两门A+,但一聊起天明显感觉老弟对各种循环和Pathway的理解和记忆要比我强的多,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弟比我聪明的原因。。。


在本科生科研方面,我和老弟得到的机会和教育都差不多。

说句可能不太准确的话,除了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大部分本科生通过本研能做和能学的实在有限,这点在中国和美国都是一样的。我是大一下学期进的实验室,老弟是大二上,截止毕业时我们两各蹭了一篇paper的小作者,但要说真学了什么,其实除了多看了点paper,熟练掌握了pcr电泳跑柱子之类的技巧之外也没什么别的了(当然可能是我们两学艺不精)。

至于推荐信方面,我弟的大老板是在美国学成归国的教授,在学术界也有些影响力的,而且老弟大三暑假来美国参与过几个月的研究项目,有美国教授的推荐,所以总体来讲我们两个感觉也差不多。。。


在人脉方面,我坚定的认为老弟的人脉比我好很多。

第一,就算我在top20,我还是认为老弟同学的综合素质平均高于我周围的中国留学生。我的中国同学,除了少数来自于国内重点高中之外,大部分来自私立国际学校和公立高中的出国班。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出国班教育出来的SAT高分学生和经历过中国高中教育并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在一些能力上还是有差距的(注意是一些能力)。我参加过学校的中国学生会,我老弟也参加过院系的学生会,明显感觉两边的同学无论是从关注点,兴趣,时间安排,还是未来规划上都很不一样。我也说不上哪种好哪种不好,但对于我和我弟这种想在科研领域的人来说,和国内的同学会有更多相同的话题,毕业后保持的人脉也相对有用一些。

第二,国内“班级”的存在使得交友更简单。我和老弟都比较内向,虽然人缘不差,但都属于被动交友的类型。美国大学没有班级的概念(甚至连院系的概念都很模糊),选课灵活性大又不固定,所以经常会出现同专业的同学,四年下来都没见过次几面的情况。我这届生物系的中国学生有12个,但有4个人直到我毕业时才知道他们的名字,更别提平时沟通了(根本见不到)。反观我弟,因为有固定的班级活动,所以对班上,甚至系里的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些了解,今年夏天他们还聚会来着,可把我羡慕坏了。


在未来发展方面,我拥有的自由度更高。

我个人认为美国本科教育最好的一点,就是给学生在选专业,转专业,和申请双学位方面提供最大的支持。本科时我和老弟都厌倦了做实验,希望转到其他领域去(大概是大部分生物学生的心路历程,囧)。于是我在大三申请了统计的双学位,研究生读了生统生信方向,现在是一名朝九晚五的bioinformatician。而我老弟就比我惨得多,申请转系没有被批准,而且以他学校的排课密度,也没有余力去多读一个学位了。现在他已生物研究生毕业,在美国读生化phd。。。我老弟也接受了只能读生物的现实,现在蛋白结构搞的风生水起,不过有时候和他聊天还是能感觉出他是有遗憾的,哎。。。


在生活方面,我和老弟都不辛苦。

上大学时我每年回家一到两次,老弟回家虽然频率高但每次呆的时间短,总体来说两个人回家的总时长是差不多的(大约四周左右)。唯一的差别也就是老弟能在春节回家而我回不去吧,但是在国外呆久了也就无所谓了。

我们不是北京人,所以我读大学是远离家乡,我老弟也是啊。我在美国遭到的地域排斥,感受到的水土不服和思乡,想必我弟弟也在北京遇到过。也许我在生活方面要处理的事情比老弟多一些,比如要租房,办手续,搬家什么的,但我的生活质量更高,有独立的卧室,三人共享的浴室和洗衣机,远远比我老弟四年要和三个室友同住要舒服的多。

至于英语,怎么说呢,越早出国反而学起来越轻松,遇到的不便也越少。我老弟是在美国读的硕士,他因为交流不便引来的麻烦远比我多得多,而且他读paper时,需要先把内容在脑子里翻译成中文再理解,感觉还是挺辛苦的。我个人的感觉是,除非一辈子就不准备出国,否则英语这个问题还是越早解决越好吧。

总体来讲,我和我弟读大学的时光都不怎么辛苦,我们所谓受过的“罪”,无外乎是任何一个成年人开始独自生活都要经历的不便,这些事情我们的同辈父辈祖辈都经历过,也没什么好标榜的。真正辛苦的,是全力支持我和我弟读书的父母,美国学费可不便宜,我又没出息没拿到奖学金,然而老爸老妈还是丝毫没有怨言的支持我读完,真的是非常感激了。


在最终的就业方面,要是回国我弟比我有优势,要是留美我比我弟有优势。

从目前来看,在国内清北的学历还是比美国部分top20认可度高的(如西北,杜克,布朗,莱斯等),而且清北的校友关系在国内也算是比较给力的,至少我老弟在毕业时就拿到了一个校友介绍的工作(待遇很不错,不过他一心出国就没去)。至于我嘛,虽然在国内找一份工作应该不难,但因为在美国呆太久了,可能会在人情世故方面压力比较大。而且我本科就在美国,很多专业术语只懂英文不知道中文,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当然这些,要是有心的话都是可以解决的。

至于留美,我比老弟优势大一些。虽然国际生找工作很难,但美本学生还是相对容易一些的,一个原因是美本通常英文更流利,所以面试容易表现更好,一个是部分单位招人是看本科学校的(至少我们单位是这样)。我硕士毕业就找到工作了,单位也非常好提供EB2(不过准备走老公的EB1所以没有办理),相比之下老弟找工作就困难多了,目前考虑的是读完博士之后读博后吧,这样找工作才比较保险些。我相信以我弟的能力,未来在美国也能混的很好,只是感觉需要很长时间的奋斗才能有稳定的生活。


==========

下面回答题主的问题。。。


1. 美国高中确实比中国高中轻松,理科科目绝对没有中国高中难度强。闲暇时刻我们留学生之间也就是打游戏,这样的教育是在毁一个人吗?


不好意思我把话说重些,美国的高中教育帮了一些人,也毁了一些人。如果您觉得自己是被毁的那个,只能说您个人可能不太适合美国教育而已。

美国高中教育,上限比国内高,因为机会多,下限比国内低,因为要求少。如果一个人只希望达到教育的下限:高中课程学懂,GPA还成,SAT成绩凑合的话,美国还真比不上中国,因为必修课程的难度太低,缺少挑战性,学到的东西也太少。但如果一个人希望冲击教育的上限:发掘兴趣,开阔眼界以及建立特长优势的话,美国提供的机会比国内普通高中还是多很多的。

我老公实验室今年招了3个来做暑期实习的高中生,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留学生。这孩子C++和Python写的相当溜,完全感觉不出来是个17岁的孩子。老公一问,才知道他freshman时就对计算机感兴趣,很早就上了AP CS,还参加了学校的programming club。后来学校老师发现他有特长后,不仅给他推荐了各种书籍和网课,还带着他去听过几次community college的讲座,这次暑期实习也是学校强烈给他推荐来的。老公跟我感叹说,如果这孩子在国内读高中的话,估计要错失不少机会了。所以对他来说,这样的教育是在毁他吗?

或者不说这么极端的例子,说说我的表侄吧,现在美国高中Junior。他没什么特长,不过很喜欢小动物,所以通过学校的一个合作项目,在附近的动物园做志愿者,一周八个小时(主要工作是给游客当解说)。现在从水獭到鳄鱼到大象的各种生物知识张口就来,英文也标准得完全听不出口音。今年他又拿到了去animal shelter做志愿者的机会(学校给写的推荐信),已经在学生物的路上越走越远了。所以对他来说,这样的教育是在毁他吗?

我并不想向题主贩卖焦虑,我想说的是,美国的高中教育不仅包括必修的课程,还包括课余活动,社团,实习/志愿者,以及所有通过学校关系可以获得的机会。如果你只盯着上课考试,而选择把课余时间用来打游戏的话,机会是你自己放弃的,就不要怪美国教育了吧。。。

首先让我们缩小一下比较范围,仅谈高等教育的话,欧美的学校确实在很多层面上领先于国内高校。

就我个人而言,在浙大读本科的时候,遇到过如下情况(并不是偶然个例):


1)乱打分

当年我有一门课做了给杭州电动汽车共享系统的未来设计,出品了一个非常炫酷的概念片,导致放映了之后好多人都要求以后要跟我组队,结果这个作品最后竟然只拿了60分。

佛系的我平时也没少被老师打低分,总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很少去质疑。那次我真的怒了,明明课堂上放映的时候大家都一片惊叹的。

于是找到老师询问为什么给我这样的低分,老师没怎么解释反手就给了我一个满绩,看来这分数是随机分配的无疑了。


2)不重视学生,没有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整个本科阶段我跟教授一对一交流超过5分钟的情况是,零次。 下课的时候见不到老师的人影,没有所谓的office hour和答疑时间。


3)上课质量太差,或口音太重、或毫无热情或职业素养/表达能力不行

没有热情,也许是老师在还房贷无法燃起对生命的热爱吧;表达能力不行,也可以推脱说他们当年受到的教育不注重表达;可是那看起来像是10块钱从盗版网站上买来的课件,那根本无法听懂的方言(是的,完全无法分辨的那种),这真的是所谓的一流高校应该给学生提供的课堂体验吗?


4)课程与时代严重脱节

上面说的那种10块钱从盗版网站上买来的即视感的课件,好像从教授第一天上岗就沿用到了20年后,浓浓的时代感。什么都变了,只有课件没变过。

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是在浪费正处在人生的黄金学习期的这群聪明努力的学生最宝贵的认知资源吗? 他们的良心,如果有的话,不会痛吗?


5)不重视学生的反馈/ 压根没有反馈途径

没有人问过我们学习的体验如何,上课喜不喜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去哪反馈。当时,并没有人觉得作为教育的“接受方”,我们是有权利提出要求和反馈的。


诚然,后来我跟很多清北、复旦的朋友交流发现,他们的本科体验比我好很多,至少一致认为自己遇到过一些研究和教学都可圈可点的教授,对他们后来的人生也产生了长足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有更优越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从小收集信息的意愿和能力也比我强,而且毕竟是清北,top的人才如果回国执教的话,自然也会首选那里。所以他们的本科体验更好,是很合理的。

而我只能代表一个没有太多社会背景的普通人,当年在浙大的本科体验。

有人也许会说,每年6000rmb的学费就不要要求什么质量了,这种观点恕我不能认同。人家法国、德国还有免费的本科教育呢,也没见质量低下呀。

低质量的教育给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浪费的智力资源,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作为这个国家最聪明也最有抱负的一批年轻人之一(这么说不算夸张吧),这样的教育质量,是对我们智力和治学态度的一种侮辱。

时过境迁,我依然觉得这是我生命中最遗憾的一段时光,当时受限于自己和家庭的眼界+经济基础,没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只能在此分享一二,希望其他人选择的时候能比当年的我更主动的去获取信息。

最后,我的本科体验也不是全然一无是处,至少浙大的同学还是很有趣、聪明且有实干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我也在浙大遇见了设计这个学科。有这两样,也不算毫无收获了。

———

作为对比,下面说说后来我在哈佛和MIT(麻省理工)的一些经历。


1)教育是一种目的明确的消费,学生是顾客,顾客是上帝。

记得在哈佛第一个学期过半的时候,我收到几个外国同学的邮件,表示对某堂课接下来的教学安排不甚满意。

这些外国同学都是辛苦攒了几年血汗钱来读书的,自然对每个学分到底学到了什么特别“计较”。

他们提出,根据其他学校和行业的动态,这堂课下半学期应该更侧重于介绍各行各业参数化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而非理论,并投票选出了最想学的内容:游戏行业的应用案例力压其他选项排名第一。

于是我们一起跟老师和系里开会,拟定了下半学期的教学大纲,保证所有教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要求的,并且每两周跟进一次。

要是还不满意的话,估计这些外国学生能做出抗议并让学校退钱的事….

这次经历给我很大触动。相比于给我什么就学什么、从来也不问是不是我最想学的和我需要的内容那种被动的接受,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主动选择的,在某些情况下它还是很昂贵的选择。因此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足够的理由“挑剔”。


2)老师对课堂体验精雕细琢,就像导演花心思筹备一场开幕式一样。

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参加过一些特别有X格的公司的举办的面试或活动,主办方为了让大家获得最佳体验而尽心尽力make everything awesome and pleasant.

比如提前发给你精心设计的流程表,准备贴心的小礼物,甚至录视频欢迎你,并提前向你介绍其他参与者/面试官等等,每个环节都让参与者感受到 I am in good hands. I am being taken good care of.

在Harvard和MIT上的某几门课程就给我这样的感受。老师对课堂体验的极致追求让我折服。包括什么时刻放什么背景音乐都是有台本的,某门VR课甚至每次课前,都会请隔壁伯克利的小哥们来演奏音乐搞气氛。

单单是这些细节上,我就感觉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像宝藏一样被对待。


3)课程的独创性

这当然是重中之重了。一些教授真的是用生命在演绎和传授着他们的学问。他们的博学和传道授业解惑的热情,让人由衷的敬佩。

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站得高看得远。更难得的是一直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容。

这些独一无二的课程,是教授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们生命的凝结。说白了,有趣的人,才会做出有趣的学问。

随便举些例子吧。

我在Harvard上的课《Nano,Micro,Macro》,专门从“尺度”这个概念去审视科学和工程、乃至艺术领域的各种创新。

这堂课可谓天马行空,从哈佛的纳米研究中心出发,一直上到太空探索为止,而串联这一切内容的,就是“scale”(尺度)这一个关键词。

类似的,哈佛有一门本科生的课,讲measurements(测量技术)对科学的影响,这门课带学生纵观不同时代的人们测量各种物质的科学尝试,以及这些手法对人们认知和科学史发展的影响等。最终给学生们的作业是,设计一种方法或仪器,去测量一种目前还未被人测量过的东西。

有些历史悠久的课,在老师的精心打磨后,又经过好多届学生的“迭代”,已经成了校园传奇的一部分。

例如哈佛的CS50,Stanford的Design Thinking课程,MIT的how to make almost everything,CMU的BVW(Building Virtual Worlds)等等…..

这些课程里走出过改变世界的企业,也孕育了无数荡气回肠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

就像,如果你还没看过CMU计算机与人机交互系教授,兰迪·波许(Randy Pausch, 1960-2008)的讲座《最后一课: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的话,强烈建议去看一下。Randy是CMU游戏技术中心ETC的神课- 《BVW:Building Virtual Worlds(打造虚拟世界)》的开山鼻祖。

从他去世前的最后一个讲座中,可以窥见一个把自己的生命和热情完全融入到一门课中的教授,是什么样的。


4)行业大牛争着来给课堂讲座

欧美名校的课堂讲座资源,简直不能更奢侈了。

比如,我曾在知乎专栏里详细介绍过Media Lab的Hacking XR这门课的体验。作为XR领域的招牌课程,所有混合现实行业的从业者,从创业公司的ceo到艺术家到技术大牛,都把能到这门课上来给讲座,看成一种荣耀。

听我们的老师,一位极其和蔼的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女教授说,每节课她都有至少好几位candidate报名想来做嘉宾,而她不得不拒绝很多大牛,只因课堂时间不够。

举个例子,当我们提到XR领域的前沿视觉效果时,是神作《2001太空漫游》的视觉总监来讲解他的新发明;当我们好奇XR如何与社会公平扯上关系时,是联合国前数字创意总监来介绍他如何帮难民营拍摄360度视频筹款的…..

这门课从叙事、视觉、听觉、触觉、体感硬件等角度把XR世界庖丁解牛,而每一项,都请来了细分领域的NO. 1 来介绍,可谓是游目骋怀,极彩纷呈。


5)大量1:1交流时间

读研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导师Panagiotis了。他的知识和敬业程度、还有心远地自偏的性格,都让人起敬。

每周都会跟他有一到两个小时的闭门交流时间。在kirkland那破旧的木头老房子里,他的办公室除了书架和电脑桌以外空无一物。毕竟,Pan可是“even the dust in his room is in order”那样的男人。

记得我最初谈到想做ARVR作品时,他反问我,难道带上蓝牙耳机、走在街道上时,你所叠加的音乐世界不算AR吗?难道看小说、闭上眼睛沉浸在的作者所建构那个虚拟世界不算VR吗?

当我懒于思考、试着用一些表意空泛的词汇来掩盖思维的困顿时,他会温和的质疑我。

当我在创意的世界里上下求索,偶有收获却不成体系时,他会高屋建瓴的提点我。

尽管我们只谈作品,不谈人生。但他的精神气质早已经影响了我。

如今,在偶尔指导一些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做项目时,我观察到,自己提问的角度,启发别人思考的方式,乃至对语言的精准要求,都跟Pan如出一辙。


6)纯粹的知识盛宴

说个题外话,其实在哈佛,我最喜欢的是独立研究学会- Redcliff Institute。

这个不务正业的学会整天都有些奇奇怪怪的讲座。最贴心的是,他们考虑到学生课业繁重,把各种讲座打造成lunch event。让学生可以一边跟讲者共进午餐,一边吸收知识。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

跟一位瑞典历史学家共进午餐,听他谈瑞典的殖民史(是的,震惊!),以及这段历史至今仍在许多土地上留有的痕迹;

跟艺术家徐冰共进午餐,听他讲自己如何筛选创意和commit;

跟一位女诗人共进午餐,听她讲语言的“时效性”和她在语言层面的反叛;

…….

如果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泡上四年,很难思维狭隘,也很难自大自负,因为这个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知识的广袤无垠。


最后总结一下:

一方面,一分钱一分货。欧美名校应和了那句“it’s the best education you can buy with money”.

另一方面,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走心。从心底里热爱分享知识,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才会触动灵魂。毕竟,知识可以google得到,但人与人的连接和影响却无法代替。

教育不仅是pass on knowledge,更是inspire和spark love。Shame on那些只会念ppt领工资的僵尸。Respect for那些影响生命的真诚而炽热的师者们。


Iris Pan:关于我-Iris Pan 个人介绍/高赞回答整理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WhenIrisThinks",
会写一些设计/人文/科技/心理等的深度观察文, 不定时更新。

—— 微信视频号 @ 心灵三温暖,主打个人成长和感性思维:启智~暖心 (也可以去Bilibili搜索“心灵三温暖”)



PS: 以下这些答案里,提到了我在H&M的更多求学体验,可以一并参考。


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在MIT上课的体会)

是否真的存在天才?
(一些奇人异事)

你去过的哪些博物馆特别吸引你?
(哈佛小确幸)

一个人怎么样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
(HM 1:1)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MIT的天才教授boyden所传授的心法)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 Media Lab 有哪些有趣或厉害的事情?
(如题)

Contact Us

Contact: 耀世-耀世平台-耀世全球商务站

Phone: 13800000000

Tel: 400-123-4567

E-mail: admin@youweb.com

Add: Here is your company address

平台注册入口